当前位置: 首页 > 招生就业 > 专业介绍 > 正文

工程管理专业

【来源: | 发布日期:2023-08-31 】

一、专业简介

湖南城市学院工程管理专业办学历史可溯源到原湖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1987年、1994年、1997年开设的房地产经营与管理、工程造价管理和物业管理三个专科专业,其中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2004年评为全国专科示范专业。2003年经教育部门批准设立工程管理专业(本科),同年开始招生,目前有连续17届毕业生。

工程管理专业依托学科为管理科学与工程,是省“十一五”“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和“双一流”应用特色学科,“十四五”应用特色学科。工程管理专业为湖南省重点专业(2006年批准),省特色专业(2008年批准),省“十二五”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012年批准),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9年批准),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批准),建设有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22年批准)。共建“土木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城市建设管理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心”等国家、省级教学平台5个,与政府和企业建成40余个校外实践教学和就业基地。专业发展历程见图0-2。近年工程管理专业(高中起点)招生和毕业情况见表0-3。

44a15701fcafeb6f290bba86fc6aaec

湖南城市学院工程管理专业发展历程

工程管理专业双师双能型教师占比96%。近年承担各类服务地方经济项目合同金额2300余万元。建设有教师工作室5个,对口益阳市安化县、南县等开展扶贫项目工程咨询20项。

工程管理专业建立精准对接行业“知识、能力和素养”要求的项目化课程模块。与企业共建“斯维尔BIM班”“五矿二十三冶班”,通过“双导师制”和“双课堂”,真题真做全面保障学生应用能力培养。教师工作室引入学生参与横向课题研究。学生获“挑战杯”“BIM应用技能大赛”等国家、省级奖70余项。毕业生年终就业率连续17年超过90%。用人单位评价本专业毕业生“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善管理、懂工程、会经营、有能力”。

工程管理专业“以提升地方服务能力为核心创建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等4项成果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工程项目管理》《工程经济学》等6门课程入选湖南省一流本科课程,《工程估价》《房地产估价》等10门课程入选校级精品课程和校级金课。承担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0余项,“‘工管交叉、深度实践’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改革”获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立项,立项其他省级教研教改项目30余项,出版教材专著20余部。

二、培养目标

工程管理专业紧密对接学校“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面向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建设主战场,培养‘品学兼修、知行统一’、具有扎实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总目标,培养适应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和区域经济社会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工程、信息、管理、经济及法律等基本理论,熟悉工程技术与信息技术,具备较强的项目投融资管理、造价管理和项目实施的专业能力与素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创新创业能力和终生学习意识,能在工程项目投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咨询单位、房地产开发企业及建设行政管理部门等从事项目决策、咨询服务、一线项目管理、现场施工、工程估价等业务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毕业五年成为行业或部门技术骨干或综合管理人才。

三、专业特色

第一,精准对接行业需求培养人才。专业紧密对接建筑信息化和人才复合化发展趋势,面向建筑行业人才需求,推进以BIM为牵引的“管理+技术”培养方案模块化,推动专业实践课程和实习实训真题真做,培养学生为立前沿、通管理、懂技术、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

第二,注重培养学生执业(职业)能力和岗位技能。以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为突破口,倡导学历教育与执业(职业)技能教育结合。专业课程设置了执业(职业)资格考试模块,鼓励学生在校参加与本专业相关的执业(职业)资格考试,使学生具备相关的工程执业(职业)能力。同时强化学生职业素养训练,通过将工程建设与管理环节与岗位要求相结合,通过顶岗锻炼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精神。

校外课堂

第三,鲜明的“3+1”培养模式。与广联达、斯维尔、湖南建工集团、中建三局、中建一局、中建四局、国众联、二十三冶建设集团等建立深度校企合作,全面实施校企联合“3+1”培养模式。所有专业学生第三或第四学年在合作企业(校企联合实习基地)开展不低于半年的顶岗实习,承担造价员、监理员、施工员、质量员、资料员等真实岗位,并以学生岗位表现作为相关实践课程学分评定的重要依据。

与中建四局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

与中建四局第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

与中三局一公司深圳分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

与湖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探讨人才培养方案,签订校企合作协议

四、师资力量

工程管理教研室现有专兼职教师29人,拥有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人,省级以上人才工程21人次,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15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82.76%;硕士以上学历的教师28人,占96.55%;具有建筑工程背景的教师22人,占75.86%,拥有注册一级建造师、造价工程师等各种执业资格的双师双能教师15人,占51.72%。专任教师专业背景涵盖工程技术、管理、法律、经济、信息技术等领域,满足工程管理涉及的专业方向。

依托行业优势和学校特色,工程管理专业教师在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中的项目管理、造价与成本控制、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经济评价、项目投融资、工程财务管理与费用控制、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等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共取得国家社科基金1项,省部级以上课题40余项,承但地方经济建设横向项目的合同金额近2000万元,多项课题的研究成果被有关部门采用。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新型城镇化进程和区域经济社会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工程、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本理论,熟悉工程技术与施工过程,具备较强的项目投资决策、成本核算和全过程管理的专业能力与素养,能在建筑行业的行政管理部门、高校和科研机构等,从事项目决策、项目管理、现场施工、工程估价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毕业基本要求

1.工程知识 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1.1掌握数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具备计算与推演能力;

1.2掌握工程基础知识,能够结合数学与自然科学语言,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规范表述;

1.3掌握工程专业知识,能运用数学与自然科学、工程基础知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方案的比较与综合。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2.1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基本原理,识别和判断复杂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的关键环节;

2.2能够运用图纸、图表和文字等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有效表达;

2.3能够运用工程科学原理,借助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3.1能够完成满足复杂工程特定需求的结构设计;

3.2针对复杂工程问题,能够考虑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和新材料,提出具有一定创新性的工程设计或施工方案;

3.3在工程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制定中,能够充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制约因素。

4.研究 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4.1能就复杂工程问题开展调研,分析解决方案;

4.2能针对复杂工程问题,安全地开展实验,具备实验(检测)操作能力;

4.3具备收集、处理、分析和解释实验数据的能力,能综合信息获得合理有效结论并应用于工程实践。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5.1熟悉工程常用的现代仪器、信息技术工具、工程工具和模拟软件的使用原理和方法,并理解其局限性;

5.2能够运用现代工具,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计算与设计,对预测与模拟结果的有效性和局限性进行分析;

5.3掌握建筑业信息化发展所需基础软件的操作,具备构建信息模型,进行虚拟建造的初步能力。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6.1熟悉与工程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标准、政策和法律法规;

6.2能分析和评价工程实践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以及这些制约因素对项目实施的影响;

6.3理解工程师在工程实践中应承担的法律与社会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7.1知晓和理解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内涵;

7.2能够正确评价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7.3具有使用节能环保新材料,进行绿色施工的意识。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8.1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

8.2了解中国国情,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明确作为工程师在贡献国家、服务社会方面的责任担当,能够在工程实践中自觉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9.1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胜任团队成员的角色,完成团队分配的任务;

9.2能够倾听其他团队成员的建议,组织、协调开展工作;

10.沟通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0.1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通过口头或书面方式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

10.2掌握一门外语,对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与技术领域及其相关行业的国际现状有基本了解,初步具备跨文化背景下的沟通与交流能力。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1.1掌握工程项目管理原理,熟悉全生命周期理论与全过程成本控制理论,能对工程项目作出合理的经济分析,具备基本的决策能力;

11.2能在多学科环境下,合作完成常见工程的项目设计,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2.1认识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具有自主学习的意识;

12.2能跟踪工程专业学科前沿发展动态,具备适应行业发展的能力。

三、专业特色

1.工程管理专业为湖南省一流专业、湖南省重点专业、湖南省特色专业和“十二五”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2.注重学生实践及创新能力培养,构建多元实践体系。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建筑信息化教学中具有独特优势和特色。

四、主干学科

管理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

五、专业核心课程

工程项目管理、工程经济学、工程合同管理、工程估价(土建)、工程成本规划与控制、项目投资与融资、工程制图、工程力学、土木工程施工与组织、工程结构、房屋建筑学、BIM技术应用

六、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主要专业实验:建筑材料课内实验、工程测量

主要专业实习(训):认识实习、测量实习、校企联合培养综合实践

主要专业设计:工程结构课程设计、施工组织课程设计、工程估价(土建)课程设计、项目管理课程设计、招投标课程设计、可行性研究课程设计、BIM技术应用、毕业综合训练

七、学制和授予学位

标准学制:4年,学习年限3-6年;符合《湖南城市学院授予学士学位实施细则》规定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