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0月3日至4日,由孔子学院总部支持,湖南城市学院、海岸角大学共同主办,海岸角大学孔子学院承办,湖南省两型社会与城市科学研究会、海岸角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协办的“中非城市发展论坛第三届会议”(一年一届,场地选择中、加方轮流举办)在海岸角大学顺利举办并圆满落幕。本届中非城市发展论坛主题是“建设美好城市的机遇、挑战和创新”,由开幕式(全体会议)、一个主论坛和四个分论坛组成。
1000多人出席了论坛开幕式和主论坛报告会;出席分论坛报告会的300多人,分别来自中国、加纳、尼日利亚和巴巴多斯的不同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中国驻加纳大使王世廷、湖南城市学院副校长雷存喜、加纳中部省副省长托马斯·巴佛(Hon·Thomas-Baffoe)、海岸角大学人文与法律学院院长阿莫宽多(F·E·Amuquandoh,代表海岸角大学校长) 出席论坛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

(中非城市发展论坛第三届会议开幕式)
会上,中国驻加纳大使王世廷阁下表示,中国在经济发展、城市化建设方面的成就有目共睹,也乐于与非洲各国分享中国城市发展的成功经验,并介绍了中国坚持推进可持续城镇化的成功案例。王大使结合加纳首都阿克拉交通问题及中国有效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经验,就加纳交通建设、城市化建设等话题进行了观点阐述。并以城市化建设相当成功的香港为例做简要说明,同时,王大使阐述了香港问题的来龙去脉,介绍了香港最新局势,以及中国中央政府对香港问题的立场原则等。王大使指出,近四个月来少数极端激进分子和外部势力蓄意制造的非法游行和暴力事件,对香港的法律和秩序构成了严峻的挑战,严重威胁着香港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破坏了香港的繁荣与稳定,挑战了“一国两制”的原则底线。王大使强调,香港事务完全是中国的内政。中国政府决不允许任何外国势力干涉香港事务,决不允许任何外国干涉香港。我们相信香港特区政府有能力妥善处理香港事务。王大使呼吁,希望包括加纳在内的国际社会认清楚暴力犯罪分子的真实面目,积极采取具体行动支持香港恢复秩序、发展经济、改善民生。随后,大使以中国为加纳援助的电力项目为例,阐述了中国为非洲减贫发展、就业创收、增进福祉所做的努力,中国坚持对外开放,作为非洲的兄弟国家,对非洲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显著提升,并表示将继续支持加纳以促进其发展。王大使还向观众简介了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同时表示,努力上进、成绩优秀的加纳学生将有机会前往中国深造,鼓励学生学好汉语。

(中国驻加纳大使王世廷阁下致词)
湖南城市学院副校长雷存喜教授表示,当下,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城市化进程后期阶段。中国和加纳同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已经历城市道路发展探索历程,相比之下,加纳城市发展起步晚、程度低、空间大,可借鉴中国城市发展的经验,祝愿加纳在不久之后成功发展成为特色城市、智慧城市。

(湖南城市学院副校长雷存喜教授致词)
加纳中部省副省长托马斯·巴佛在讲话中提出加纳城市发展过程中阻碍城市化进程发展的因素,如自然灾害、基础设施建设尚未完善等。并强调提高教育普及率对城市化建设的作用,表示今后将大力发展教育以推进城市化进程建设。

(加纳中部省副省长托马斯·巴佛先生致词)
开幕式上,海岸角大学孔子学院中、加方院长分别讲话。加方院长门萨致词表示欢迎,中方院长胡亮才做总结发言,他们代表海岸角大学孔子学院对远道而来参加会议的领导、专家、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表示海岸角大学孔子学院发展迅速,从无到有并不断发展壮大,在短短三年间成果丰硕,这与所有为孔子学院发展做出贡献、努力的单位和个人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胡院长在分别一一致以诚挚谢意后表示,海岸角大学孔子学院将一如既往地不负重托、砥砺前行,用行动响应、回报支持。随后,胡院长隆重介绍嘉宾并简介会议主题内容,诚邀在场观众们参与接下来的各分论坛会议。胡院长慷慨激昂的演讲令现场气氛高涨,观众们频频鼓掌回应。

(海岸角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胡亮才教授做总结发言)

(海岸角大学孔子学院加方院长门萨副教授致词)

(海岸角大学人文与法律学院院长阿莫宽多致词)
在为期两天的会议里,来自中非高校及企业专家学者、与会代表齐聚一堂,聚焦讨论与建设城市复原力相关的问题,共商新时代的中非城市化合作发展大计,围绕主题演讲和深入研讨。为城市面临的一些挑战提供解决方案,为实现建设具有包容性、安全性、适应性和可持续性的城市发展战略目标做主题报告并建言献策。
会议主论坛由湖南大学龚光彩教授做题为“基于优化分布式PV-ASHP系统的城市光伏可用性评估---以韶山市为例”的主题报告;四个平行分论坛主题分别为:城市文化与城市生计;城市交通、休闲及娱乐;缓解气候变化及开发可再生能源;环境与健康。

(湖南大学龚光彩教授做主题报告)
四个分论坛的每个主题分两天在三个不同的会议室共进行了八场平行主题报告会,八场平行主题报告会中,每场报告会由4至6位专家做学术报告,共有40位专家发言,每位专家都精心准备,通过PPT,以不同的题目做了精彩的演讲,研究角度包括城市复原力、海绵城市、城市交流方式的转变、城市景观、非洲城市弹性研究、应对气候变化、城市建筑垃圾的循环再生、城市生态文明、中非城市化历史比较等,充分展示了当代城市发展的新理念、新思想。比如,来自尼日利亚大学的学者奥涅卡奇(Nnadozie Onyekachi)做了题为“尼日利亚埃努古州伊哈阿木福及周边地区地下水最佳开采方式下蓄水层保护能力及环境安全的评估性研究”主题报告;来自加纳霍城技术大学的学者门萨(Christopher Mensah)做了题为“加纳Ho城市居民的休闲偏好与限制性研究”的主题报告;来自加纳发展研究大学的学者阿布杜拉(Abdul Mumin)做了题为“城市家庭固体废品变废为宝:Wa市物品再利用对生活的影响”的主题报告;自西印度群岛大学的学者大卫·耀森(David O Yawson )做了题为“秀色可餐的城市景观:绿色多功能视角下的非洲城市弹性研究”的主题报告。

(塔克拉底技术大学学者阿佩尔寇、安珀萨做主题报告)
湖南城市学院徐习军教授做了题为“海绵城市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的主题报告。

(湖南城市学院徐习军教授做主题报告)
各分论坛中,加纳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褚蓓娟教授主持了“城市文化与城市生计”分论坛,并做题为“19世纪西方小说中的城市意象”的主题报告。褚教授表示,在西方19世纪的小说中,有大量的城市背景,如巴尔扎克的小说中提及的巴黎,狄更斯的小说中提及的伦敦,这些城市既是地理意义上的处所,更是一种经济、文化、政治意义上的象征物。作为一种意象出现在文学作品中,通过这些城市中的人和故事,我们可以探究其更深远的意义。海岸角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胡亮才教授主持“环境与健康”分论坛。其中,华中科技大学杜婷教授做了题为“废弃混凝土循环再生利用与关键技术研究”的报告;湖南城市学院兼海岸角大学孔院老师廖玉美做了题为“基于生态文明的体育与城市共生发展研究”的报告。

(加纳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褚蓓娟教授主持分论坛并做主题报告)

(华中科技大学杜婷教授做主题报告)

(湖南城市学院兼海岸角大学孔院老师
廖玉美做主题报告)
论坛闭幕式在海岸角大学语言中心大礼堂举行,闭幕式上,海岸角大学阿格耶芒(K·K Agyemang)博士用40分钟的时间宣读了“2019中非城市发展论坛总结报告”,总结报告就各位专家发言的主要思想、观点进行汇总。随后,海岸角大学孔子学院加方院长门萨宣读所有主论坛、分论坛的各发言专家名单。由海岸角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杰夫为所有来自中国的发言专家颁发证书。中方院长胡亮才教授为加纳、尼日利亚、巴巴多斯等国的发言专家颁发证书。至此,中非城市发展论坛第三届会议圆满落幕。

(海岸角大学阿格耶芒博士宣读总结报告)
中非城市发展论坛应时代潮流而生,伴中非合作而兴,因海岸角大学孔院积极发挥中方合作院校——湖南城市学院“城市学科”的优势,以及海岸角市旅游城市的区位优势应运而生。旨在为城市发展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交流最新学术成果、分享城市建设经验智慧、擘画惠及民生新蓝图的平台,海岸角大学孔院先后在海岸角以及湖南举办了三次论坛。三次论坛中,出席论坛的政府官员、学术专家达600多人,并出版了《城市发展研究》论文集。本届论坛也将根据优选作品整理出版《2019中非城市发展研究》。

(海岸角大学孔子学院武术老师廖玉美、王普祥表演中国功夫)

(为加纳传统舞蹈节目表演击鼓伴奏的鼓手们)

(观众们聚精会神地聆听发言)
本届中非城市发展论坛恰逢中国建国七十周年及海岸角大学孔院运行三周年之际召开,意义重大。相信未来中非合作前景定将更加广阔。红日初升,其道大光。中加两国,命运与共,中非关系,行稳致远。

(会后部分嘉宾合影留念)
参与本次会议的高校有:
湖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城市学院、加纳大学、海岸角大学、库玛西大学、库玛西理工大学、库玛西技术大学、海岸角技术大学、西印度群岛大学、尼日利亚埃哈阿穆富联邦学院、加纳发展研究大学、尼日利亚伊洛林大学、加纳霍城技术大学等。
特别鸣谢下列单位对本次会议的大力支持:
孔子学院总部、中国驻加纳大使馆、加纳中部省政府、湖南城市学院、海岸角大学、湖南省两型社会与城市科学研究会、海岸角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海岸角大学人文与法律学院、海岸角大学文学院、海岸角大学国际教育中心、海岸角大学学术委员会等。